央媒发文,住房供大于求,为什么有些地方房价还在上涨?
推荐语:近期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指出目前房产市场住房供大于求,甚至直接批评了某些城市只允许房价上涨不允许下跌的事实情况,引得了大家的一致称赞。但是根据国家
近期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指出目前房产市场住房供大于求,甚至直接批评了某些城市只允许房价上涨不允许下跌的事实情况,引得了大家的一致称赞。但是根据国家统计局10月份的公布数据来看,二三线城市新房价格仍然保持了8%左右的增速,除去地方不愿意降价的原因外,房产市场供过于求并不是全部现象,尤其对于大城市来说这种情况并不明显。借此机会简单谈谈我的观察。房产供过于求只是相对概念并不是绝对的,尤其是对于每年人口大量流入的二线及以上城市来说第一、二线及以上城市还是人口流入的主要场所,购房居住需求时刻存在,过剩只是相对概念。不可否认如今很多二线及以上城市过去很多年的房产建设很迅速,最多的一年房产销售面积达到数千万方,按照真正的流入人口来看也是供过于求。但是大家需要理解的是,因为房产本身的期房属性,销售面积并不能作为真正实际数据来计算,因为其根本就解决不了住房问题。一个最佳的数据就是每年的房屋交付面积才是实在的(房屋交付了才能真正解决住房问题),如果仅仅看每年的房屋交付面积与人口流入数量的话,我们会发现二线及以上城市的所谓房产供过于求的情况并不存在(或不明显)。以中部省会城市郑州为例,2018年房屋实际销售面积3712.1万平方米,实际竣工的只有1946.1万平方米(住宅1357.1万平方米)这就是数据差异。第二、新房价格上涨是必然,与其他无关仅仅成本上升就决定了。看过我文章的朋友应该知道,一般来说一套房屋的成本集中在土地、人工材料和销售宣传费用这三大块,基本上土地成本是固定的占据了30%以上,人工和材料费用这几年毫无疑问因为各种原因开始上涨,仅仅以水泥为例,从去年到现在价格普遍上涨100-150元/吨(部分区域价格上涨更多),再加上这几年处于房地产行业的横盘期,房企的宣传力度和销售压力也很大。你说这个时候房价能降?稍微下降或许是为了跑量、求生存,如果是大跌那么可以告诉你房屋质量绝对是会出问题的。说句实话,2019年下半年开始因为房屋质量问题被曝光的情况太多了,哪怕是融创、绿地等这样的一线房企也不能幸免。我们一直期待房产市场回归真正的市场,但是目前来看还是一厢情愿第一、房地产行业的保护政策没有彻底放开,高层表态到最后实行需要一个过程。央媒敢发声是好事,但是很多法律问题不解决、政策不改变期待房价出现下跌或者不涨是不现实的。简单的一点,仅仅取消预售制度或者改革预售制度这条已经提出了不下5年,为何迟迟不敢实施?这中间的阻力之大,大家可想而知。就已经高速发展20多年的房地产行业来说,如果真的取消预售制度,估计80%的房企要玩完是必然的。第二、理性看待房产市场,刚需选择合适的城市比什么都重要。经常遇到这样的提问,四五线城市的房产破万了,要不要买?我的回答很直接,就是除去事业真的舍不得,离不开的情况,赶紧“逃离”这样的城市没有什么不好。就拿河南省内人口最多的地市周口来说,郑州外来购房人群中周口人都占据了至少33%的比例。趋利避害没有什么不好,有时候家乡情节不一定能拯救你现实的物质需求。综上,央媒的表态使得不少民众拍手叫好,但是大家需要理性对待。毕竟房地产这座巨轮彻底停下来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,已经看到的是经过1年多的密集调控(尤其是融资端的调控)不少城市的环比上涨幅度都在缩小,这就是好现象。各位觉得呢?原创不易,喜欢记得点赞、转评、关注,更多优质内容继续贡献中。
其他网友观点这表明了:房地产市场里面住房的供应是大于需求的,其实这也说明了房价下降会成为大势所趋,而不是继续上涨。那么为什么有些地方房价还在上涨呢?其实央媒发文表示的住房供大于求是站在全国的角度,而每个城市的实际供需情况是不一样的,比如广州的房地产市场和武汉的房地产市场就不一样,房地产市场也有很强的地域性,并不是统一的。所以实际每个城市的供需关系依然不确定,既然如此,才会出现有些城市房价还在上涨。比如某些非常热门的城市,每年都会有众多的人净流入,造成强劲的购买需求,房价可能会上涨,即使不上涨,房价的支撑力也强,不容易下降。即使有些地方房价上涨,实际上也只是微微上涨,上涨的幅度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大,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,房价下跌的城市是继续增加的,新房房价下跌城市增加5个,二手房房价下跌城市增加7个,从数量上看,无疑是房价下跌巨多。其实大家可以多去周围的房地产市场看看,就会发现目前房地产市场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:有价无市。高房价摆在那里,但是却非常难以成交,业主想要卖出去房子,必须比市场价格低才可以,要不然非常难以卖出去。这就是房地产调控政策带来的影响,其实也是不断让房价下降,避免房价进一步高涨产生更多的泡沫。房价即使比较高,但是也略显“虚高”,房价里面是存在泡沫的,并不是真正值那么多钱,如今的房地产收益越来越低,房子卖不出去,租金收益率在3%左右,甚至不如理财,其实从房子上投资盈利的空间越来越小。高房价下,不适合投资,几年之后,房价必跌。
其他网友观点谢谢悟空邀请。既然供大于求,为什么有些地方房价还在涨呢?因为房子的属性和一般商品的属性不同,有其特殊性。首先,既然供大于求还能涨,说明这个市场是被控制的市场。如果真的是供大于求,那么就是买方市场,买房人一方面可以挑挑拣拣,另一方面可以有议价的权利,但是在我们的房地产市场,这么多年来,大家可曾看到过这一点?我们不止一次看到过开发商想降价,但是地方不同意降价的新闻,因为一旦降价会引起连锁反应,周边的房子会跟着降,后面再有土地招拍挂的时候,也要降价,这样的话,土地财政怎么办?工资怎么发?规划中的各类民心工程还要不要干了,所以啊,降房价最大的阻力其实不在开发商,而在地方,也就是说对于房子这种商品,卖的人说了不算,买的人说了更不算,市场管理者说了算。其次,房子作为货币的蓄水池,仍然是资产保值的最佳选择货币超发这么多年,社会财富总量增长这么多,现在大家手里的钱都多了起来,这个从人均存款连年攀升就能看出来,然而实体经济生意不好做,制造业产能过剩,竞争激烈,炒股股市不涨连年下跌,放在银行里,年化收益跑不赢通胀,怎么办?只能买房了,而且从长周期看,房价或许短期会跌,但是未来还有可能涨回来,再不济,还有租金可补贴一部分损失。所以,未来房价如果要降下来,不仅要从房地产市场出发,还要从其他角度出发,为老百姓手里的资金找到出路才行。再次,从政策角度来说,本来也是一城一策,因城施策实际上,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,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:有17个城市的新房价格出现环比下降,一半的二手房房价环比下降。下调数量双双创年内新高。有的城市经济发展的好,人口增长快,房价上升也很正常啊,你不能要求所有城市都跌吧,而且如果跌得太厉害,恐怕有房子的人也不会高兴,如果跌得再狠些,房子净值比要还的贷款少,那会不会有人要断供呢?欢迎关注,一起交流。
其他网友观点盖的太少,继续加大盖房利度,把所有土地都盖成房看够住的吧,不行填海再盖,要不指望啥赚钱。
其他网友观点央媒发文指出,我国住房供大于求,有每年900万套空置房,这和我昨天对高房价如何形成的解答,逻辑是相通的。说明房价的持续上涨,并非由真实刚需推动,而是由土地价格和投机炒作两个因素来推动。房住供大于求,加上政策上的调控,楼市的拐点已至。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,10月份房价已出现了明显的分化,有些城市环比已经出现了下跌,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下跌城市由9月的28城增至35城,调控的效应正在显现。但同时还是有些地方的房价在上涨,甚至有部分城市环比和同比依然涨幅不错,这主要是不同地区的分化所致。以前大家都在炒房,是房都在涨,一线城市聚集了大量社会公共资源加和土地供给紧张,涨得最多。但是现在来到三岔路,并不意味着所有房子都会跌,而是会出现分化。在政策面上引导更多资金流向制造业等行业,楼市没有了更多的增量资金,逐利的资鑫就会进行自我优化,寻找更有潜力的地方投资,那么人口持续流入、经济依然保持高增长的地区,房价依然会继续上涨,而没有人口流入的城市,房价自然也涨不动了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