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于今年疫情情况,今年小麦单价会上涨吗?


推荐语:今年由于疫情原因,小麦价格上涨是必然的,但是上涨幅度不会太大,整体会呈现稳中有升的价格趋势。近期超市内的部分粮食及制品已经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价格

优质回答:

今年由于疫情原因,小麦价格上涨是必然的,但是上涨幅度不会太大,整体会呈现稳中有升的价格趋势。近期超市内的部分粮食及制品已经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价格上涨。下面我带大家来分析一下原因:一、疫情影响1、3月份起,由于新冠疫情肆虐全球,各国纷纷采取封锁、隔离等防护措施。世界经济遭受重创;全球粮食危机愈发显得迫在眉睫。日前,据世界粮食计划署发布的《全球粮食危机年度报告》预计,全球饥饿人口将从1.35亿人增至2.5亿,几乎翻了一倍。预计2020年全球面临严重粮食危机的人口可能增至2.65亿,2、因担忧疫情蔓延导致经济活动停滞和粮食产量下降,截止目前至少有13个国家为确保国内粮食供应采取了限制农产品和食品出口的措施。二、粮食安全1、“民以食为天”,粮食是国家的根本,更是国家战略性物资。只有国家的粮食有保障,国家才有能够长治久安的基础。纵观中国的历史不难发现,每次自然灾害引发饥饿灾荒后,都会爆发大规模社会动荡、战乱频发,民众会更加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。2、年国际粮价大涨,世界粮食储备降到了30年来的最低点,粮价持续飞涨已在30多个国家诱发粮食危机,甚至损害了经济增长并危及政治安全。3、面对越来越多的国家“囤粮”限制出口,部分对粮食进口依赖程度较大的国家,已经开始担忧粮荒的危机。4、中国的粮食安全: 2019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3277亿斤,实现创纪录的“十六连丰”,连续5年站稳1.3万亿斤台阶。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470公斤,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,中国的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。中国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20日在北京表示,中国有足够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,同时也会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。三、粮食价格介于国际社会对粮食问题的普遍担忧,再加上多个国家对粮食出口的限制,粮食价格已经开始出现上涨。举身边的两个例子:1、3月底,我们这里的玉米收购价格是0.89元/斤,4月份玉米价格逐步上涨,4月20日,收购价格为1.09元/斤,每公斤上涨0.4元。2、春节前我们这里某品牌“牛肉面”,价格是18元/碗,现在价格上涨,20元/碗,每碗上涨2元。(其实挺有代表性的)预计,我国在2020年会继续实行托市收购,底价保持去年1.12-1.16元/斤的水平,今年国家对粮食生产的重视程度势必会提高到更重要的位置。

其他网友观点

我感觉会涨的,第一因为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受疫情影响禁止出口,第二因为这几年气候变化大灾害比较普遍。

其他网友观点

小麦价格会涨,但具体的涨幅大小很难准确预测。在我国,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,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食物,是生活中的必需品。小麦的价格变化除了受供需关系的影响外,同时会受到宏观调控影响,宏观调控会促使小麦价格保持在相对稳定的价格行情。按照往年,小麦价格行情来分析,小麦的价格都是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,价格不会出现大的涨跌,种植户和消费者的权益都能够得到有效保证。今年相比往年来说,小麦的价格多了不稳定因素,疫情下的小麦价格多了几分神秘色彩。在疫情影响下,不同地区的粮食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。玉米是各类粮食中价格涨幅最大的,整体的行情发展态势远超人们的期望。结合玉米价格市场分析,我国的玉米价格上涨的因素有二:一是疫情出现,医用酒精的需求量大幅度增长,玉米是酒精的主要原料;二是我国的生猪养殖产业正在经历一场大的革新,生猪增栏增产在各层级的文件中都有被提及。小麦相比玉米价格上涨的幅度来说是比较小的,但价格是在持续向好的方向发展的。小麦价格上涨是毋庸置疑的,价格上涨既有国内因素影响,也有国外因素影响。国内因素来看集中在两点:一是受疫情影响,我国小麦的供应链体系受到影响,小麦的供给端相对吃紧;二是疫情影响下,部分消费者会存在囤积粮食的行为,粮食的囤积有可能引发群体性的消费行为。我国国内的供给关系虽然受到影响,但是大的方面来看我国的粮食储备充足,既有国储粮食,也有地方储备粮食,能够保障中长期的粮食供应问题。国际市场来看,我国的粮食价格必然会受到影响,国际粮食价格上涨基本板上钉钉,甚至有可能会出现粮荒现象。国际社会粮食价格上涨有两个原因:一是国际社会的疫情在持续发展,短时间内不会结束,疫情必然会影响到粮食的种植生产工作;二是非洲的沙漠蝗虫未来有可能会持续发展,蝗灾规模会成倍增加,小麦减产量无法估计。简单来说,我国的疫情控制住了,粮食的供应链体系基本稳定,但国际粮食价格上涨必然会对我国带来影响。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,我国普通劳动人民始终在和饥饿做斗争,真正能吃饱饭的不过十几二十年时间。最近几年,农民抛地舍家去外地打工挣钱,钱挣到了,地也荒废了,粮食自然没储存多少。对普通人来说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,即使粮食供应充足,也要储存一定量的粮食,既是对家人负责,也是对社会负责。今年小麦价相比往年会涨不少,但千万不要贪图眼前的利益,要用长远的眼光去看待分析,给家中留足余粮的前提下再去卖粮。

其他网友观点

今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,从一踏进正月的大门,就遭遇了严重的疫情。本次疫情的大面积爆发,对于我们国家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,尤其每年春节是消费高峰,在今年由于大家都宅在家里,造成了很多商品货物的积压。在抗击疫情当中,很多人意识到了农村得天独厚的优势,毕竟在疫情发生期间,在农村不用担心蔬菜粮油和鸡鸭鱼肉这些基本的日常消费需要,但是现在疫情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胜利,全国疫情防控进入最后的歼灭战阶段,那么也意味着咱们农民朋友要开始新一年的种植规划。对于农民来说,耕地一直是他们的“本质”,在过去,农民离开土地而不能生存。即使是现在,大多数农民外出打工,家里的庄稼地还是由老人坚持耕种着。这几个乡下人,可以说种了一辈子地,都是种地的好帮手,对种地也情有独钟。一年中最期待的,就是风调雨顺,作物丰产。近几年来,随着科技的进步,化肥、农药的应用,农田灌溉的发展,农作物连续丰收,亩产量不断提高。然而,庄稼丰收了,但是农民们又有了新的烦恼,那就是庄稼收获了,但卖不出好价钱。有时,农民卖粮还会受到粮贩的压价,影响到农民的卖粮收入。为解决这一问题,保障种粮农民收入,国家出台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格。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,也被称为“保护价”,当区域内的市场粮食收购价格低于保护价时,就会触发保护价,国有粮库及其委托收储库点将开始按此价格收购粮食。春节前因疫情爆发,受交通运输影响,部分未售出的余粮无法及时销售,疫情结束后,有可能出现集中售粮现象;同时,由于疫情持续期间,粮食加工企业复工延迟,生产加工量少等因素,库存原材料消耗不大,导致收购粮食的动力不足,因此玉米、稻谷等粮食价格短期内有可能回落。就小麦市场而言,由于在小麦暴发时,小麦销售已经没有多少余粮了,即使近期小麦没有大量交投,暴发对小麦价格的影响也不大。但由于小麦库存较多,去库存任务较大,小麦消费水平较低等因素的影响,小麦价格仍将处于小幅波动之中,不会出现大幅上涨或下跌的情况。就米价而言,由于春节前米价低迷,特别是东北地区受南方稻谷倒流影响较大,一般原料米每斤仅在1.26~1.35元左右,部分农民消化,仍有部分余粮待春节后出售,而且东北地区米价受疫情影响销售受阻,预计疫情解除时,也将出现一段卖粮集中时段,因此短期米价难以乐观。新麦上市后,由于2020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继续实施,并保持在1.12元/斤(三等)不变,在2020年小麦质量正常的情况下,预计开秤价格将与2019年基本持平;托市收购期间,小麦市场价格预计将围绕最低收购价格窄幅波动;9-10月期间将出现全年第一轮强劲上涨,第二轮将出现在春节前一个月左右,建议种植户根据自身资金和仓储条件灵活调整售粮节奏。总而言之,2020年小麦价格不乐观已成为行业内普遍接受的事实。由于我国目前小麦库存量相当大,几乎是我国粮食第二大库存量,对于库存的企业拍卖小麦的速度逐渐加快,而且时间也将在近两年内进行调整。

其他网友观点

最近一段时间,有些手里还有余粮没有销焦点的农民问询,疫情过后,粮食价格会不会涨?今天就来说说这个事情。从疫情的发展情况来看,目前看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,全国上下共同努力下,一定会取得疫情防控的最终胜利。关于疫情结束的时间说法很多,比较主流的说法是4、5月份结束。如果这种说法成立,那么稻谷,玉米,小麦等粮食价格会涨吗?下面谈一下个人看法:一、疫情对粮食价格的影响到底有多大?由于从春节前疫情出现,受交通运输的影响,一些年前没有出售的余粮不能及时销售,疫情结束时,有可能会出粮集中卖粮现象;同时由于疫情持续期间,粮食加工企业延迟复工、生产加工量较小等因素,库存原料消耗不大,导致收购粮食的动力不足,所以玉米、稻谷等粮食价格有可能会出现短时间的回落。二、虽然疫情结束后,从粮食价格总体上看有回落的可能,但是也会因粮食品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。从玉米上来看,数据显示玉米的销售量已经达到60-70%左右,即使疫情结束时有回落,会蜻蜓点水浅尝辄止,之后便会在生猪养殖恢复、生产加工需求增大等因素影响,大概率会出现一波上涨行情。从小麦行情看,由于疫情发生的时候,小麦销售已经余粮不多,即使近期内小妹小麦交投不旺,疫情对小麦价格的影响也不大。但是,由于小麦库存量较大、去库存的任务较大,小麦消耗平平等因素的影响,小麦价格应该仍处在小幅波动当中,不会有大涨大跌情况出现。从稻谷价格来看,由于春节前稻谷价格低迷,尤其是东北地区受南方稻谷倒流的影响,普通原料水稻只在每斤1.26~1.35元左右,部分农民吸收,仍有一部分余粮等待春节后出售,而受疫情影响销售受阻,预计疫情解除时,也会出现一个卖粮较集中的时间段,所以短期稻谷价格难言乐观。三、从疫情对粮食价格的影响来看,不同品种的粮食影响也有所不同,总体看影响并不大,大家只需根据自己粮食的情况,选择时机出售。不过从最近高层释放的信号来看,2020年稻谷和小麦的保护价收购,有可能会出现稳中向好的情况,不排除有上调的可能,让我们拭目以待,等待政策的发布。综合上面的分析,疫情对粮食价格的影响不大,玉米、小麦、水稻等价格不会出现大的波动,小幅波动后,仍然会沿着原来的市场逻辑运行。以上为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发表评论